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风险防范意识,宣城市积极动员吸收学有所长的老干部、老专家和老教师加入保健食品科普宣传志愿者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为期7个月的保健食品科普宣传“银龄行动”,以“银龄”之力守护银发健康。
一是强化法规宣贯,夯实法治根基。联动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整治及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专项行动,组建普法专班深入社区、乡镇开展专题宣讲。通过法律讲堂、手册发放等形式,重点解读《食品安全法》中保健食品监管条例及消费维权条款,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二是深化科普教育,明晰保健本质。聚焦“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核心概念,在公园广场等场所设立科普驿站,运用实物对比、视频展播等方式,系统讲解保健食品功能声称、适用人群等基础知识,着重剖析“包治百病”“神丹妙药”“快速见效”等营销话术,提升老年人辨识虚假宣传能力。
三是规范消费引导,健全选购机制。开设消费指导课堂,通过实物演示、手册解析等途径,指导老年人根据个体需求审慎选购产品。重点提示查看功能标识、适用人群等关键信息,强调认准“蓝帽子”标志和批准文号,明确要求留存购物凭证。
四是优化传播形式,提升参与实效。采用体验式科普、趣味竞答等互动模式,设计系列适老化宣传物料。结合老年教育机构、康养中心等场景,开展科普讲座、专题捐赠等融合活动,构建多元化科普矩阵。
五是打造精品工程,扩大社会影响。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举办保健食品科普作品大赛,围绕法规普及、科学认知等主题,面向社会征集图文手册、动画视频等四类作品。鼓励创作者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培育兼具专业性与传播力的科普精品,持续提升专项行动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