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宣城市船舶拥有量及船舶吨位不断增长,各类营运船舶从2019年的2173艘增长到2641艘,船舶净载重吨从398万吨增长到515万吨。随着船舶运力的优化提升,特别是“两新”工作的加力推进,融资问题成为制约我市运力发展的“瓶颈”。2025年以来,宣城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发展中心建立“水运服务+航运金融”互促共进工作机制,着力打破金融瓶颈,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调研融资需求。以3月份正在开展的企业核查为契机,深入全市47家航运企业,全面了解融资需求。经过调研,超过三分之一企业有融资需求,且随着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的推进,在建船舶融资需求日益高涨。二是链动金融服务。与中国工商银行宣城分行等开展座谈,开展船舶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在建船舶贷款通道。目前工商银行已成功发放首笔船舶贷款360万元,针对符合“两新”补贴政策的在建船舶项目,银行还将通过优化相关风险防控方式,研究推出方便船东的金融产品。三是深化政银企对接。指导召开宣城市水运联合会年会,46家水运企业和11家金融机构参加。“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宣贯解读,金融机构展示金融服务产品,企业及时反馈金融服务需求”的“政府部门—银行—企业”交流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年初以来,宣城市发放船舶抵押贷款146笔,贷款资金达1.74亿元。下一步市海事中心将致力高质量搭建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和航运企业互通互信,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水运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