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公管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0MB19812771/202301-0014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1-31
索引号: 11341700MB19812771/202301-00142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1-31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01-31 16:45 来源: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发改委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省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工作,围绕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行为、常态化治理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等方面持续发力,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1-11月,全市共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5690个,交易总额493.42亿元,增收节支60.7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12%34.80%51.11%。其中,市本级(含开发区)完成交易项目641个,交易额73.58亿元,增收节支8.15亿元。

一、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

(一)拓展覆盖范围。坚持“应进必进、能进必进”原则,着力拓展平台交易覆盖面,推进林业碳汇项目进入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推进市区共建宣城长三角林业产权交易中心试点工作。今年,我市完成1宗林业碳汇项目场内交易,成交碳汇量2912吨。

(二)提升电子化水平。一是推进数字宣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平台系统部分功能模块已陆续上线。二是上线市级远程异地评标音视频系统。保障了我市异地远程评标工作常态化开展。部署开评标音视频自动刻录系统。实现项目开评标监控录像自动打包下载、按标段刻录存档。三是对接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系统,实现了项目审批立项等信息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共享应用。四是成功对接徽采云平台。今年以来,通过徽采平台推送市本级政府采购任务书262份。

(三)加强系统安全防护。一是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系统、网络、数据、人员、设备、机房等全方位安全管理制度,分类完善电子服务系统、电子交易系统(含对接的第三方交易系统)、电子监管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系统安全防护,保障信息数据安全。二是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在日常系统安全检查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安全渗透测试工作,组织安全技术服务公司利用资产探测、漏洞扫描、主动渗透等技术手段,对平台系统开展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及时发现整改系统安全隐患,彻底筑牢系统安全防护屏障。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完成交易中心服务器、存储设备维保服务等项目采购。

二、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四)深化开展提升行动。一是细化分解每季度评议细则,每周调度,明确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今年,我市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前两季度评价结果均保持全省最优值,三季度全省居中靠前。二是优化调整不见面开标电子交易系统,取消投标人(供应商)签到环节,修改了开标流程规范和招标文件范本相关条款,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便利投标企业。三是实现电子印章“全面用”、交易进程“实时查”、交易文件“在线检”、交易活动“掌上办”,积极推行招标投标各环节等零跑腿服务,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全程不见面”,有力提升了市场主体满意度。四是推行席位制分散评标,突破性的将全市评标席位统筹随机分配,将一个项目的评标专家随机分散到市本级及6个县(市)区的评标场地,突破了一个项目一个评标室的传统做法,一个项目评标专家随机分配至全市100多个评标席位,实现分散式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开展,有效解决评标专家被投标企业“围猎”,评标专家与企业串通,评标不公正等问题。

(五)持续完善制度规则。一是制定《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试行)》,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切实维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公平竞争秩序。二是动态开展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的立、改、废、释。截至目前,全市公共资源领域规范性文件保留12件、失效2件。征求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印发了《宣城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异议与投诉处理办法》。

(六)强化招标人责任。一是常态化开展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截至11月底,全市抽查项目368个,抽查比例达48.4%,发放监督意见书6件。针对发现问题的招标项目,要求招标人修改不合理限制条款后重新招标,整改情况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站公开。二是建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在市交易平台设置“招标计划”发布专栏。截至11月底,全市发布招标计划项目840个,其中,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企业发布招标计划457条。三是畅通投标人维权渠道。推行异议线上办理,在交易中心大厅、网站等显著位置发布投标人异议、投诉渠道,引导投标人对招标文件存在的各类隐形壁垒提出异议。

(七)规范招标代理行为。一是加强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及从业人员管理。今年以来,全市组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培训12次,从业人员千余人,切实提高代理机构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平台系统操作水平。探索建立招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日常管理措施,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代理行为二是开展服务质量信息披露,加强信用管理。分月度、季度披露招标文件编制、开评标现场服务、异议处理等15项服务指标。截至11月底,全市披露招标代理机构服务质量信息98次,对22家存在不良行为的招标代理机构予以信用计分。

(八)健全投诉查处机制。一是畅通投诉渠道。通过市交易服务网、专题展板等载体公布投诉渠道,丰富完善线上投诉功能,持续推进线上投诉受理办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受理处理“线上”异议445件,受理处理“线上”投诉18件,办结信访举报24件。

(九)强化服务职能。一是畅通“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坚持“四个优先”,做到靠前服务、主动对接,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提供各项服务,突破八小时工作制,提供延时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延时服务70余次,省市重点项目一次性通过率100%,办件满意率100%二是提升交易服务质效。实行项目登记、交易公告发布、成交公示发布、保证金退还、中标通知书发放等各环节“一日办结”。三开设评标评审专家栏目。归集与专家有关的通知公告、办事指南、政策法规、专家培训和考评信息,为评标评审专家提供“一站式”信息咨询服务。四是全面升级交易场所。打造集窗口服务区、自助操作区、候标休息区于一体的开标大厅,增设不见面开标室、隔夜评标室和见证监督室共7间,交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十)完善见证服务。一是突出关键环节,重点加强交易全过程信息完整性一致性的见证服务,定期梳理、分析见证记录,确保交易行为动态留痕、流程可溯,已发现并披露问题38个。二是突出服务升级,推动数字见证系统建设,将日常交易见证服务融入平台系统建设,推动人工见证向数字见证、实时见证和智能见证转化。三是突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评标区服务标准》,为提升交易服务质量提供保障

(十一)健全内部管理。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定期向干部职工通报典型警示案例,深刻汲取教训,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是修订完善招投标监管服务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强化了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风险防控,牢牢守住廉洁服务、阳光交易的底线。

(十二)加强行为监督。在市公管局网站和市交易中心设立“宣城市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征集专栏”,围绕优化招标投标工作流程、招标投标便利度及减轻投标企业负担等7方面内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宣城市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接收市场主体和社会各界监督。自专栏设立以来,征集线索及建议8个,并全部办结。

三、常态化治理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

(十三)坚持打击为先。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集中整治,围绕集中整治任务,紧盯“三个环节”“四方主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任务分解清单,明确责任科室、时间节点,通过调研督导、会议调度等形式推进全市集中整治工作按序开展截至目前,市共对600个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排查梳理。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办25条招投标领域违法线索,办结行政处罚案件6起,行政处罚涉事单位14家、从业人员17人,共计罚款475.63万元,信用处理4起,共计信用处理21家,移交公安立案4起,其余正在调查处理中。

(十四)筑牢防控之基。常态化开展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工作,重点监测投标家数异常多、报价畸高畸低等异常项目,动态分析排查“陪标专业户”等异常现象。市本级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串通投标线索5件,办结1起,其余正在进行调查处理。

(十五)夯实立制根本。一是积极落实“三书一函”办理,截至目前,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部门暂未收到“三书一函”文件。二是编制印发2022版宣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文件范本5套,明确特大型或技术复杂工程项目标准,未达到标准的项目,引导招标人不设置业绩、奖项等资格或加分条件。

(十六)强化督促指导。开展交叉互查。组织开展了县际交叉互查,围绕招标文件编制、开评标现场监督、标后履约检查、质疑投诉处理、平台服务等方面内容,组织7个县(市、区)开展交叉互查,根据反馈问题清单,要求限时整改,切实推进县(市、区)交易监管服务工作一体化建设。根据省统一部署,完成了市际交叉互查,立即整改互查发现问题。推进县(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我市统筹各县(市、区)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申报,宁国市、郎溪县、广德市、绩溪县先后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三是常态化开展“两场”联动。每季度联系行业部门开展标后履约专项检查。今年以来,全市对627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标后履约检查,对履约情况较差的80家企业进行不良行为记分。

四、推进长三角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

(十七)强化信息互联共享。依托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服务平台,不断深化与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强化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归集共享,推进区域内交易信息“一网尽览”。

(十八)推进专家资源共享。与多个长三角城市签订异地远程评标合作协议,不断完善合作机制,优化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建设,创新开展席位制分散评标,推进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开展,推动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破解评标“常委”专家难题。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与苏州、湖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开展远程异地评标700余场

(十九)探索跨省交易服务。参加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积极发挥联盟作用,推动市场主体数字证书在区域内23个城市实现互认,目前共有498个市场主体办理了长三角互认CA证书,使用长三角互认CA生成投标文件442人次,登录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7044人次,使用签章15857人次,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交易成本。

五、狠抓工作落实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印发《2022年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明确各项全年公共资源交易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和工作任务。印发《关于创优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有关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市公管局负责同志为组长的优化营商工作专班,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清单、明确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定期调度,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按期完成。

(二十一)强化教育培训。一是积极开展法治宣贯。每周开展法律法规集中学习,多形式开展各类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旁听庭审活动,在线观看串通投标案庭审视频。二是开展县(市、区)干部上挂下派(跟班学习),分三批次共接收8名县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到市交易中心跟班学习,市交易中心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同志,分别赴广德市、宁国市、绩溪县、旌德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为期一周的业务指导、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全市公共资源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市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水平。

(二十二)提升工作水平。一是积极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通过组织座谈会,上门调研走访等形式,收集评标专家、投标企业、招标人等各方市场主体和各县市区对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和服务工作中的意见建议共125条,经研究论证,采纳并逐步落实意见建议74条,推动我市监管和服务水平再提高。二是积极总结推广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经验做法,作为副组长单位参与国家电子交易档案技术标准编制工作,会同其他单位制定电子交易档案技术标准编制工作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为科学编制标准规范贡献宣城智慧。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围绕系统建设,持之以恒促服务升级。全力推进数字宣城·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电子交易、服务、监管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完善并发布平台数据规范V1.0,实现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从电子化向智能化、智慧化提升迈进。积极探索电子交易系统开放对接制作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等工具软件,为工具软件开放提供数据接口规范,促进工具软件市场化发展,打造公共资源智慧交易服务“宣城样板”。 

(二)围绕发展大局,持之以恒提工作实效。一是交易监管再强化。落实落细《2023年全省公共资源工作要点》各项任务,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果。持续组织开展行政处罚失信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引导不良信息主体纠正失信行为、修复自身信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协调配合,畅通案件移送渠道,建立完善案件移送、反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工作协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行业整治再发力。加强对信访举报涉及违法事项的调查工作,依法对查实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依托全市统一系统,常态化机制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本地区招投标活动的在线监测与分析,重点打击涉嫌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三是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再深化。巩固扩大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成果,持续跟进推动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一地六县”等相关单位对接、沟通,以统一交易公告、统一信息发布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的产权共同市场。

(三)围绕勤政廉政,持之以恒抓队伍建设。围绕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职能,深入查找权力运行的“关键点、缺失点、风险点”,进一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筑牢织密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干部的廉洁教育和日常监督管理,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营造风清气正良好干事氛围,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一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服务队伍,更好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